博文

【文学】&【社会】犯贱基因

【文学】 & 【社会】犯贱基因 天气:晴(比起南方,忽而海卫这里太幸福啦) 我们知道我们四周很多人就是喜欢做奴才,毫无理智,只知道到处丢人,只要别人说了什么让他们感觉侮辱了他们的“信仰”。我以前就举过几个例子:就因为我说一句《银河英雄传说》是轻小说,就有人蹦出来喊我“践踏”了他的信仰,而此前,中国萌战,就因为他们的“肯定是最萌”的毛利兰大妈输给了川澄舞,那些兰迷就哭爹叫娘好像天塌下来一样,这个姑且可以理解,但是,把脏水泼到 KANON 吧和川澄舞头上又算什么呢?再前一段时间,有个人说《 Lucky star 》抄袭《全金属狂潮》,为啥呢?因为此方穿了校园泳装还梳了辫子,有人指出是《 Lucky star 》在前的,那位就不干了,开始疯狂的污蔑《 Lucky Star 》,口口声声说:“泰纱是女神”如何如何,我就开始为泰纱小姐有这么个粉丝感到默哀。 你想想,推荐你喜欢的东西是件好事,但是你举起一个面包说:“蜜瓜夹心面包最好吃你们竟然说朱古力夹心的最好吃你们真是一群没有品味的垃圾啊啊啊”我一辈子都不会吃蜜瓜夹心面包。 我一直以为这种情况仅仅出现在“轻”界,比如轻小说啦,游戏啦, ACG 之类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我错了,方方面面都有心甘情愿的奴才。 前几天去了几个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我所尊敬的作家的论坛,结果,我发现我去了奴才窝。一个人转了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排行榜》,那本书我就有,作者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是搞这方面的,起码比那些三国论坛的什么“谋士排行榜”,“武力排行榜”靠谱多了,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粉丝们愤怒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家“最伟大”的妥翁才排了第十五,然后他们就大骂垃圾,把排行榜上一百名作家从莎士比亚到王尔德骂了个遍,好像自己的品味是经天纬地妥翁是世界第一。去了雨果的吧,有拿《悲惨世界》和任何作品对比的,结论就是《悲惨世界》最伟大,认为一本书伟大没什么,但是,你污蔑别人的作品,贬低别人的品味,是不是有问题?什么王小波的,博尔赫斯的就懒得提了,反正就是一群家伙在抱团。 我就发现我们很多人都有一种奴才基因,这种基因的土壤几乎是社会的方方面面,从通俗的明星到高雅的艺术,从周杰伦到黑格尔,他们崇拜他,他们赞美他,他们不允许任何质疑的语言,他们不允许任何人不喜...

【文学】此中有真意,欲辨以忘言

【文学】此中有真意,欲辨以忘言 在充满了忧虑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索着我祖国的日子里,————给我支撑和依赖的只有你啊,伟大的,雄壮的,真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若是没有你,眼见故乡所发生的一切,怎能不陷于绝望呢?然而不可能相信,这样的语言是上天赋予一个伟大民族的! ————————————《俄语》,屠格涅夫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 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摘自《最后一课》都德

以前写的词

菩萨蛮·十一月至鹄州路中遇隐士 孤村暮雪苍山远, 胡笳声寂铁笛残。 回首望归途, 狼烟没入胡。 扬鞭骋万里, 碎玉随风起。 仰看月如钩, 野居灯似豆。 注:今天复习语文,从课本里发现一张破纸,上面写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看就是一年前我因为语文课的极度无聊打发时间的产物,而我也发现了我一年前写的词,贴出吧,一是害怕忘了,二是反正以前的东西,已经不属于现在的“我”了,被人怎么说都不会很敏感了吧。 希望回复无论正负如何,都要说的靠谱,不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疑问,但是不要不懂装懂,那些自诩写词的“顺口溜”“词人”,我是不想遇到。

【文学】最可怕的“侵略”

【文学】最可怕的“侵略” 天气:晴。 我们很多中国人都没有享受到“大国”的感觉,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得到“人的资格”,还记得当年洋人在清末的趾高气扬,不是说,有一个外国传教士游遍中国,一文不花,靠的就是蓝眼睛黄头发,沿路小民和官员,莫不卑躬屈膝,好生服侍。而在明代中期,我们还是强国的时候,那些外国传教士来中国其实也是高人一等,那是弱国时候国民是牛马,到了国家强盛的时候,国民还是牛马。这就让我们很多国民有一种深入骨髓的自卑,自卑当然要反弹,于是排斥的力量也强的很。 最明显的就是文化,几乎一切和文化有关的,都会引起极大的反弹。 其实,那些口口声声说“文化入侵”的,自己对于祖国文化的了解,往往相当可怜,比如我们班那些一口一个“大汉”,一句一个“杀倭”的,全是捧着《小兵传奇》,《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主。 这样的排斥,往往进入了恶性循环,拒绝文化的交流与修养,就是拱手让出了自己的领土。 他们不知道,一个国家最强大的侵略,其实就是所谓的文化的“侵略”,只有加强自己的文化,才能与狼共舞,否则,一面排斥,殊不知人家已经悄悄把你控制的差不多了。 我在以前说过我不认为有“文化侵略”,其实这个“侵略”倒不如说是文化“输出”,这次说出“侵略”,和最近看的一些东西有关。 三岛由纪夫。 日本军国主义和二战。 后者大家想起来很多人就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我们国家马上成为“大国”,以报当年满洲国,南京,武汉,重庆之仇。而日本右翼,虽然唧唧歪歪,当也不敢太放肆,现在还只敢有“自卫队”,也不敢造出“航空母舰(不过换了马甲)”,虽然把“占领”改成“进入”,但是也要看着美国老大的眼色,不敢放肆。 前者呢? 他几乎和后者是绑在一起的,三岛由纪夫一直都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他在自己的散文中,把那些军国主义领袖称之为“英雄”,而自己,最终在妄图回复天皇统治的政变中失败,用武士的方式剖腹自杀。 但是,后者的战斗机,舰船,演讲和篡改的历史被约束,被敌视。而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却畅通无阻,在西方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的《丰饶之海》,在西方的地位甚至和《红楼梦》相当。 后者妄图的入侵失败了,而三岛由纪夫的“入侵”,成功了。 前几天一个在澳大利亚公费 (公家的钱供他念书,中国特色嘛) 学习的家伙回来过年,就感叹在外国中国人和日本人差距之大,中国人竟然到了沿路小青年扔臭鸡蛋的地...

【文学】古代梨花体

【文学】古代梨花体 天气:晴。 话说诗歌乃是文学之王,一个民族的文学是否强大其实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看这个民族的诗歌质量和诗歌鉴赏能力,所以中国出现梨花体这是非常可悲的,赵梨花教主一直把文学爱好者当成了弱智,拿出几首唐诗就说,人家也是梨花体,简直就是欺负中国人的智商,一个远有《诗经》,《离骚》,中有唐诗宋词,近有徐志摩,艾青,臧克家,海子,顾城的国家现在和谐的几个像样的诗人都没有,只有梨花体这样的跳梁小丑,更能说明我们现在就是一个三流国家。既然赵梨花教主说古代的诗句也有“梨花体”,那我就赏析一首古代梨花体,来告诉你你比起古代“梨花体”,就是一 the king of rubbish ! 以下是东汉名士,“举案齐眉”这个成语的主演之一的梁鸿写下的“梨花体”,《五噫歌》,全文如下“ 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全文翻译过来也就是赵梨花教主所说的“大白话”:哎呀妈呀,登上了北邙山!哎呀妈呀!俯视帝都!哎呀妈呀!宫室那么华丽!哎呀妈呀!民众多么劳苦啊!哎呀妈呀!这种劳苦永远不会结束啊! 但是,这首诗却让当时的皇上汉章帝龙颜大怒,为什么?因为他撕下了标榜“节俭”的皇帝的脸,叙述了一个真相,而当时的中国文人,只敢战战兢兢的写一些铺张华丽的赋,提心吊胆的写下一丁点“讽谏”,谁敢大声的说出真话?更何况,此诗明白如话,没准被老百姓学了去,那时候麻烦就大了。 写完这首诗后,梁鸿的人身安全就收到了威胁,不得不改名换姓,隐居起来。 赵梨花教主,你能做到么? 诗人是神的化身,他要喊出时代的最强音。德国到了二十世纪都没有一部拿得出手的大部头小说,没关系,他们有伟大的《浮世德》,普希金在流放期间,家家户户都出来帮助他,意大利四分五裂没有主流语言?但丁的《神曲》来决定意大利语的标准……… 要记住,我们是一个有端午节的国家啊,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的标准之一。 现在呢?

【文学】主食文学与酵母文学

【文学】主食文学与酵母文学 天气:晴。 在我看来,文学可以分成“主食”类与“美酒”类。 很多人以为“美酒”类最伟大,殊不知“主食”才是最重要的。 在看《香水》(德国小说,不日放出书评)的时候,我就开始悲哀现在的很多所谓作家已经不会说人话了,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什么“巴别”,什么“耶路撒冷”,什么“耶和华”,什么“弥赛亚”,什么“量子非连续运动”,看似有什么隐喻,其实就是欺负没有文学素养还硬装文学青年的弱智。当我这样每天都念《圣经》,看科普的人不存在么?他们以为这是“美酒”文学,没有粮食的基础,他们仅仅创造出了一堆霉菌而已。 “主食”文学就是很多的名著,他们没有什么隐喻,没有什么玄之又玄的哲学大道理,没有什么花哨的文学技巧,但是他们恰恰是文学的基石。他们用构建的生活本身去感染人,用任何人都理解的东西去打动人,不管是一个街边的乞丐还是一个家财万贯的富翁,他们去感染各种各样的人,孩子捧读着他们,学生捧读着他们,青年人捧读着他们,老人捧读着他们,不同人因为阅历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收获,但是,这些书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爱世界”,没有一本小说不“爱世界”,而被这些书感染的人,亦将昂首,亦将战斗。 是啊,这类小说只有一个世界,作家竟然把自己的观点写了出来而不是让读者自己思考,作家竟然把作品写的一五一十那些主人公的名字竟然不叫“夏娃”,“亚当”来隐喻什么,太不含蓄了,太不“余味无穷”了。这就是那些弱智作家的标准,他们以为不写人话才是好的文学。 但是,一套《悲惨世界》影响了多少人?弱智们可能体现自己的博大:“看看,他就是教你劳动好,写的多浅啊。”“看看,他竟然评论起了历史,难道他不知道历史是众说纷纭的么?”但是,每一个看过他的孩子,都知道了“劳动”是一个伟大的词汇,都知道,那段充满了劳动人民血汗的历史不要忘怀,在弱智们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圣人的种子已经播下了。 一本《傲慢与偏见》影响了多少人?它让许许多多的人知道的伟大的,幸福的,理智的爱情,而那些弱智者,一方面说爱情不过是什么什么(他们用了很多华丽而颓废的隐喻,让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一方面生活在迷茫与痛苦中,就像一个可怜虫。 一个自宫教教主说我小时候看书太多,以至于影响了所谓的正常思维,不会怀疑和思考社会,而这位“怀疑”和“思考”社会的自宫教主一面在炫耀自己胸无点墨的无知,一面在自己的博客大声疾呼“...

【社会】无理由信仰

【社会】无理由信仰 天气:晴。 培根是一位天才,薄薄的一本《培根随笔集》可以说简直就是一个金库,方方面面都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很多地方都让我受益匪浅。但是培根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有神论者,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培根随笔集》中不止一次说:某某是个异教徒,竟然能提出这种结论,实在不容易呀不容易,看样子好像异教徒(主要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天生智商低下低人一等一样。在《培根随笔集》中,专门有一章来论述无神论和有神论,培根就认为,这个世界百分之百有神,为什么?这个世界就是证据,不需要什么其他的东西了。 这个理由可以说是非常牵强或者说无赖的,培根认为世界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穆斯林还说世界就是安拉存在的证据呢,无神论者还说这个世界就是没有神的证据呢。然后培根还列举了信仰基督耶稣的若干个好处,不过我倒着说可以说出不信教的若干好处。但是培根就信仰上帝,就信仰!就信仰!就信仰!可以说如果我们真的和培根辩论起来,他会非常坚定的说:就是有!就是有! 这不算什么坏事,首先我感觉宗教这玩意其实就是一种工具,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信仰宗教,心地更加清澈纯净,一个邪恶的混蛋信仰宗教,宗教只会成为他作恶的理由。比方说西班牙当年入主拉美,杀死印第安无数,好吧,你们基督教不是说众生平等都是上帝的子民么?但是那些传教士自有一套,他们认为,这些家伙的皮肤那么黑,嘴唇那么厚,头发那么卷曲,还不会说拉丁文,不属于人类!呜呼!既然不是“人类”,那就杀吧! 可以说很多人心底最深处的东西,都是一些“无解”的东西,或者说是你心灵的基石。而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基石的坚硬而做出很大的事业。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很多伟人其实都有“无解”的那一部分,就像雨果,认为人道主义就是灵丹妙药,就是!就是!宣扬了一辈子,有些人被感染,有些人嗤之以鼻。就像普鲁斯特,认为写人物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内心世界,就是就是就是!就像巴尔扎克,认为人改造社会靠的不是生产力而是自我的修养,“人间喜剧”里面有很多关于他心目中的乌托邦的描述,虽然没几个人鸟,全去看《高老头》这样的了。中国呢?可以说没有这样的人很久了,老子就是认为“道”是主宰,孔子就是认为礼御万物,就是撞南墙撞死了还高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实凡是在思想上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极其固执的人,正是因为这种固执,让他们的思想体系建立起来,而那些张三有道理,李四有道理,多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