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文化”的博文

【文化】读书与纯粹的书

【文化】读书与纯粹的书 天气:晴 可以跳过的前言 前几日我隔壁 Wildgun 抱怨自己似乎有些“买书强迫症”,具体症状为“ ……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书,但又很想买一些书,不过回头一看身边、桌旁、凳子上,已经堆满了许多之前买的书,便又觉得应该看掉一些再买。虽然每天、每周都会看书,而且去年以来看完了至少十几本不同类型的书,但购书和看书的比例永远像我 BT 下载的动画片那样供大于求。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想买书。这就让我想起了去年这时候还没接触网上书店时往往每个月会有一天去上海书城,从 1 楼逛到 5 楼再逛回 1 楼,反复看反复选拿不定主意最终买个 4 、 5 本回家。 ”然后在文章后面感叹:“ 我觉得存在这样一种无明彷徨的情绪,多数还是归因于对知识的渴求 —— 用一个态度更强硬的说法便是:对知识的占有欲。因为无知,进而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足够的知识……于是便焦虑便迫切地想要占有更多的知识。 ” 于是我回复道:“ ……当你出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不是浑浑噩噩的读书,那么你自然会放弃 “ 我要多看书 ” 的虚荣心而沉浸在一本书中,并以这本书为轴心开始真正的扩张。…… 试着背书,应该有效果。 ” 但是 Wildgun 看上去并不很情愿,在他眼里:“ 在我看来,背书是理解书本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姑且认为是充分的吧),即背书能让我们理解书本,但理解书本却不一定要背书。或许把书背下来对书本内容的理解程度要高于不背书的情况下的理解程度,但对于不善于背书的我而言,花极大量时间去背书以此加深对书本的理解程度,是 “ 入不敷出 ” 的,因此是非必要的。 ” 为此我便写下此文,也为了更多的人大步迈上“投入必须大于产出”的精神探索的贼船,我会告诉你们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也许会让你们走出读书中容易陷入的困境。 正文 数学来源于不精确。 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的一个角落,或者是很多角落,一位或者是多位牧羊人发现了一个有用的诀窍,每一天他把一只羊赶出羊圈,他便在一个坑里丢一块石头,当日入人息之时,每把一只羊赶回羊圈,他就把坑里的石头捡起来扔掉,如果羊全部进入的时候石头恰好丢完,这就说明这次没丢羊。不仅仅是牧羊人,部落的首领,打猎的猎人,他们使用着各种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族人,奴隶,或者猎物,这项行...

【ACG】&【文化】&【D&D】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ACG】&【文化】&【D&D】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天氣:晴。 為什麼《零之使魔》裡面的世界等級森嚴,宗教壓迫比起中世紀還徹底,卻有著比日本學校還養眼的小洋裙,和長筒襪?而男的卻是標準的歐洲貴族服裝? 為 什麼幾乎所有的奇幻背景的遊戲影視漫畫文學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管是戰士還是法師還是牧師還是純潔的盜賊,不管渾身穿的多麼嚴實,都要固執的露出大腿,甚 至露出肚臍,穿著鋼板超短裙,有些乾脆穿著鋼板比基尼?這麼打仗多危險啊,貞德當年肯定不是這身吧。那麼男戰士為什麼穿的嚴嚴實實,密不通風,就算是牧師 長袍也是從頭到腳?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奇幻背景的遊戲影視漫畫等作品不少在畫BT怪物的時候總是喜歡配上個衣服破爛不堪皮膚卻光輝細膩連一個划痕都沒有的年輕女生,而且還被那些怪物亂碰。而男的要么被作為死去的屍體放在一旁要么拿著武器威風凜凜? 所以一種“上等”的豪情油然而生。 我的MURD世界的鄉村少女穿著那個時代的衣服,粗布的裙子在花叢中沙沙作響,撫摸著少女的小腿。 我的MURD世界的女戰士渾身嚴嚴實實,手甲套著長劍,當掀開頭盔的時候一頭燦爛的金發垂落下來。 我的MURD世界的女牧師穿著樸素的長袍,走在龍脊森林的密林中,不時有數值掛到她的寬大的袖子上。 我的MURD世界的女貴族穿著華麗的禮服,裙子的邊角擦在繡滿了紋飾的地毯上,燭光把她裸露出來的肩膀後背和胸前的項鍊照的閃亮。 我們MURD世界的女法師穿著寬大的長袍,兜帽隱藏了她們睿智的眼睛,卻讓她們露出了精緻的下巴。 這才發現我們MURD世界是多麼的上等啊。 我果然是一個固執的人。

【文化】中国王朝无衰世,中国王朝永远强大!

【文化】中国王朝无衰世,中国王朝永远强大! 天气:晴天。 在电视上,我们的王朝是永远强大的,我们王朝永远都是盛世,我们的王朝永远在世界的前列,我们的王朝就是现在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辫子戏”我就不说了,我就说说电视上那些剃光了脑袋装上大辫子的各位美中年,美青年,美少年,或者不美的中青少年们,如果你们装上真的清朝辫子,不知道有多难看,清朝的辫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至少在鸦片战争之前,是这副模样: “清兵入关, “ 留发不留头 ” 的时候,就已经给辫子的式样做了硬性的规定。民间有俗名为 “ 金钱鼠尾 ” 。所谓 “ 金钱鼠尾 ” ,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这 “ 金钱 ” 这顶 上的头发,是要去四周的,只留下最中间儿的那块儿,也就是一个大铜钱儿那么大,合着后世三四厘米的直径吧,至于其他部位,一律剃光,留发超过金钱儿大,即 为忤逆;其二,便是那 “ 鼠尾 ” 了,当然这也是拜 “ 金钱 ” 所赐,你想啊,这金钱大小的头发,又能有多少,编在一起,这不是象老鼠尾巴那样细细的一溜儿,又是 如何?” 我就开始想想可以消灭外星人的终极武器《还珠格格》里面五阿哥剃这种“尊重历史”的头型《还珠格格》的杀伤力就会更大了。我想当时我要是歌汉人,我要么去深山道观当杂毛老道,要么为了我的头型和满族人血战到底。全民最后被迫剃这种耗子尾巴头,少数压倒多数,还是中国历来的通病,君不见现在的魔兽被和谐?人家声称是为了我们玩家啊。 现在的中国,清朝前期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拍过了,顺治是个痴情美青年,康熙是个从头到脚伟大的皇帝,人家的统治时期叫做“康熙王朝”啊。就连暴君雍正,都被拍成了一代大名君,人家导演说了,康熙死的时候,朝廷有库银七百万,雍正才当了十三年皇帝,库银就到了两千万,这不是明君么?可见以统治者而不是小民的思维方式思考,是导演的通病,毕竟,和谐社会嘛。乾隆呢?是一个十全老人,文涛武略,泡妞无敌,手下还有纪晓岚和五阿哥,多美好啊。但是只要看看一些基本的书,就知道清朝这前几十年地下埋藏了多少的血。 现在清朝开始玩腻了,大家又开始喜欢汉朝,明朝,宋朝,唐朝了,以前就有汉“武大”帝,那个和谐啊,霍去病,不爱惜士卒?谁说的?卫青,保藏窝心,勾心斗角?谁说的?李广是自杀,看看电视剧,不是战死的么?大家都拼死的团结在武大皇帝周围,为了中国的明天而奋斗。但是,我记得武大皇帝统治...

【文化】越无能,越沙文主义

【文化】越无能,越沙文主义 天气:晴天啊。 我们总看见这样的论调,归结起来就是:老子先前比你们阔多了,而且本来是千万富翁,非要吹成亿万富翁不可。 譬如前两天在对门 Wildgun 的 BLOG 里,那小子买了一本《古兰经》,然后说他自己喜欢收藏各种宗教的典籍,下面就有回复,原文如下: 呵呵!那建议你读读我们中华民族的《周易》……里面东西可比《圣经》多多了! 呵呵,还是咱们中华民族伟大! 我认为这种回复很常见,而且傻的冒泡,只要你们提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会出现这种回复的。 但是这种回复却透露着无知,虚骄和无能。 首先我很诡异这个回复是怎么得出来《周易》的东西比圣经多得多,圣经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宗教典籍,方方面面都有涉及,而且只要智商正常都能看,因为里面没有什么古奥的东西,虽然年代久远,但都是大白话,年代也比《周易》晚,理应更成熟些。 《周易》受众就小的多了,现在我还质疑那个声称:“里面东西可比《圣经》多多 了”的同学能否把诸如:“力见大人”,“童蒙求我”,“白贲无就”这样的句子翻译出来,《易经》篇幅本身就少,再加上这样的句子满地都是,我不知道比起一 个老农都能了解的圣经(当然,能看懂显然是路德的改革之后),易经是如何成为封建迷信的工具的。 就凭这点,我可没看出来《易经》比圣经强到哪里去。我也没看出来除了八卦,有几个人那怕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样的句子出自《易经》。篇幅方面,《易经》的字数很少,而圣经呢? 可以说,圣经是奠定西方文化基础的柱子之一,《易经》呢?我承认里面不少的思想相当先进,看出了我们古人的智慧,但是,它终究不是一种行事手册,一种刻在骨头里影响我们文化的东西。 我们现在的国学一直有一种虚伪,把本来浅显甚至落后的国学思想无限上纲,去和西方的哲学比较,然后当然骄傲的宣传咱们的更优秀,咱们的号几千年前就有了。章太炎曾经讥讽过这种论调,我就看见过他反驳过那些“国学爱好者”们对老子的过度吹捧。 我们现在应该知道:不尚贤,老子就是不希望有智慧的人被社会承认。小国寡民,老子就是在鼓吹倒退。民不畏威,跟民—主没什么关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是不想让人类好好学习。君君臣臣,就是等级观念。 不要给他们套上什么光鲜的套子,老祖宗受不了。 不要说老子的思想包含了黑格尔全部的思想,老祖宗受不了。 不要说墨子最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