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杀》系列零”:欣赏你,与你何干?
“《大逃杀》系列零”:欣赏你,与你何干? 歌德曾经有一句话:“ 爱你,与你何干。 ”故有这个题目。原因就是《大逃杀》这部作品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也许我想的和导演深作欣二所想表达的一点儿交集也没有,一定会有人蹦出来,说:“想那么多干嘛。”或者“导演要表现的是……” 那么抱歉。我欣赏你,与你何干? 很早就知道《大逃杀》的名声,仔细想想,最早知道这个名字大概是从一篇讲《舞— Hime 》的文章,说《舞— Hime 》在后半段模仿了《大逃杀》。后来知道这部作品,大概都是“变态”,“变态小日本”,“暴力”,“血腥”一类的标签,还以为是那些无聊人用来猎奇的玩意(事实证明,这部伟大的作品的确被很多人用来猎奇),于是敬而远之。 但是,世界太有意思了,有那么多奇妙的邂逅,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那一天开了电脑,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去看刘慈欣的文章,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要去看他的随笔,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看了《 东京圣战 > 与 冷酷的方程式 > 》这篇评论。也许这就是偶像的力量?我对这部刘慈欣推荐“ 孩子们应该看看 ”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了解的导演的生平之后我感到这可能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而在此之前,我也知道了一个名词“生存狂”,我发现我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生存狂,我不信任世界,我开始感到加缪所说的那种奇特的“剥离感”。我开始锻炼身体,认识星座,又因为《龙与虎》和突然想起的《 AIR 》,意识到不管男女,家政是伟大的,于是对家政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经常在想自己不同的生存状态,乐此不疲。 于是,《大逃杀》的设定可能唤起了我的某种东西,你在那种环境下,你如何生存?或者说,你如何“ 是 ”? 接下来的几周,挤掉“草泥马系列”档期的,就是“大逃杀系列”,我将详细的描述我所感受的《大逃杀》。 这篇文章,主要是一个广告,不含剧透,目的就是让下周之前的你去看这部作品,以免下周六你看不懂接下来的文章。 《大逃杀》的背景有人认为是荒诞的,但 是,荒诞世界中的真实描绘乃是一种伟大的创作。如果你能理解卡夫卡的“地洞”,“审判”,“城堡”;如果你能理解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如果你能理解博 尔赫斯的《沙之书》,《环状废墟》。那么,从这部作品中获得美感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这部作品的背景虽然荒诞,但是对于身在 其中人物的真实描摹使其有一种比真实更为逼近真实的感觉,很多时候,伟大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