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男足是中国的骄傲(转)

原文在 这里 , 作者是推倒柏林墙。怕被删,转帖在此留个纪念: 去年我国的武术界搞出了两场闹剧。先是年初前散打王柳海龙对决有“KO王”之称、“日本80公斤级排名第三”的伊贺弘治,媒体称其为所谓“中日巅峰 之战”。幸好这年头大家都会上网了,一人肉发现这个所谓的“KO王”其实战绩平平,31场比赛21胜10负,被中方篡改成了两负,近三年来更是5战2胜3 负。至于“排名第三”其实是在日本的SB联赛而不是K-1赛事。这不光是SB的含金量大大不如K-1的问题,而是那年SB的80KG级一共只有三个人。 再看年底的中泰拳王争霸赛。据报导,当时泰国方面派出五名泰拳王“挑战少林”,考克莱更叫嚣要“秒杀中国高手”,结果少林高僧避战不出。这时峨眉派 的老古董不甘寂寞,跳出来说要替中国武术挽回颜面,江湖上一时风风雨雨,好戏连台。还是那句话,幸好这年头大家都会上网了,一人肉又发现,首先那五名拳手 跟所谓“泰拳王”八竿子打不着边,除了考克莱还算小有实力以外,其他四位都是来打酱油的;其次几位“泰拳王”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挑衅性的言论,而且整场比 赛在年初就已在国家体育总局处敲定,后面什么“挑战少林”或者“秒杀”之类武侠小说般一波三折的情节也完全是国内不知何方神圣出于何种目的虚构的,整件事 只不过是另一场打着爱国旗号的低劣商业炒作而已。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以后,胜负也就非常明显了。中方请人过来比赛,把事情炒得满城皆知,自己置自己于不得不胜的绝境,你觉得它可能会输吗?在国内举办 的对外比赛中,不管场面有多么难看、不管中方选手被打成什么怂样,只要能坚持打满整场,别被KO或者像孙涛那样两回合就被踢得扔毛巾投降,最后多半能点数 获胜,这就是散打的奥妙。后来中方以4:1大胜,我国武术迷又是一阵欢呼雀跃,泰国人则拿了钱,皆大欢喜。顺便一提,峨眉派当然没跟泰国人打起来,毕竟他 们不是少林寺,掏不出考克莱20万美元的出场费。但峨眉众侠还是装腔作势的“备战”一番,去成都某泰拳馆“熟悉泰拳的套路”。结果两场比赛都没有撑过一分 钟。当时成都还有一名双节棍耍得有模有样的反扒队员兼业余武术爱好者,在网上放视频说“想挑少林方丈就先找我”。当然了,几个泰国人从来没想要去欺负少林 CEO,更不会理会这种无名小辈了,这名武术爱好者只好跑到国内某泰拳馆过干瘾。在电视台的摄像机前,10秒钟便被一脚KO。 99年以后中国武协曾陆续派出...

【生活】夜读书

【生活】夜读书 天气:应该是晴 即使是东北,现在的天空依然是一片漆黑。 不过我可以想象:譬如说这里是在某个移民飞船,窗外的黑暗已经持续了几百代,我只是一个 普普通通的值班工程师;譬如说这是霍格沃思拉文克劳学院的休息室,窗外就是神秘的苏格兰高地,不时有几只猫头鹰飞过窗台;再幻想一下这里是我笔下的莫瑞德 世界,我现在正在布拉德城的主城堡,虽然窗外是一片漆黑,但是我知道“他们”来了…… 不管怎么说,漆黑一片的窗外,卧室里仅能照 亮桌面的台灯灯光,总让人着迷。这一切和高中时代没什么区别,一个夜晚,我在一片寂静和黑暗的包围中看书,等待着天空发亮。 这次熬夜主要是因为昨日有聚会,我本人有点 儿怕聚会,聚会之后总是感觉聚会的时间占据了独处的时间,于是就熬夜,在宿舍如此,在家也是这样的。 安静的夜晚总让我疯狂,让我着迷,让我舍不 得睡着。 今天晚上我从一本书走向另一本书,待合上一 本书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已经活在那本书里很长时间了,一本书的结束就代表一段人生的结束,这样一来,我就发觉我的人生被伸长了。 《里尔克诗选》 这本书我应该已经读了一年了,但是依然只读了一半,以前想读里尔克全拜他的《豹》和《严肃的 时刻》带给我的奇妙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一种完全脱离了物质的充实感,一种纯粹的语言描述。但是以前看这本书却没发现什么震撼我的地方,我一面看着他笔下神 秘、清冷的城市、修道院、修士、底层人,一面却没什么震撼。这次我再次拿起这本书,去看《为沃尔夫伯爵封 · 卡尔特洛伊特而作》时,却感到了那种震撼,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会感到世界真的被一种无法言说 的神秘笼罩着,整个世界真的是虚幻的象征遥相呼应,美真的是连接唯心与唯物世界的桥梁,并且成为了先验世界观的根基,而语言,只有在诗歌中才能成为“纯粹 之说”,和以前读诗集一样,诗集是不能一目十行的,更不能一日百页,看完一首,想象在书页中,在画像间存在着什么,就足够了。 《柏拉图对话集》 这 本书我也应该读了一年了,译者为王太庆,毕业于西南联大。前段时间《孔子》引发了一系列争论,有些人就把“东孔老二,西柏拉图”中的柏拉图举了出来,不过 柏拉图的著作颇为神秘,你搞不懂他就是一个记叙者——把苏格拉底的话还原了,还是一个假托者,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自己的看法。虽然现在我老老实实断断续续 收效甚微地背起了《四书》,但是“是故君子有大...

【生活】将自己化为磐石

【生活】将自己化为磐石 天气:多云,落日烧云万里,非常壮观。 另通告:在饭否被和谐之际,本人的留言板将担负起微博的作用。 我们见证历史,我们迎来衰世。 我在想,一百年后,历史书会怎么写,历史学家会在2009前后哪几年哪个事件划上线,告诉我们这是某个开始,抑或某个结束。 我们要做好这样的准备,群体性的事件将会越来越多,他们很可能就发生在你的窗外,抑或你参与其中,甚至说,你就是主角。 我们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文艺圈的余秋雨和郭敬明会越来越多,简体汉字会越来越没有操守,逻辑被颠覆,理想被嘲笑,长夜将来临。 崩溃从不在一夕完成,天平倾覆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只能提心吊胆的看着它重心不稳,晃来晃去。 我开始羡慕一些人:我羡慕只身劝降的郦道元和颜真卿,我羡慕奔赴希腊前线的拜伦,我羡慕写出《昨日的世界》然后自杀的茨威格,我羡慕抱着梭罗、抱着康纳尔、抱着神的海子,他们已经战胜了死亡,亲手完成了神赋予的使命。 但是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人:叙拉古的阿基米德,是如何在火海中演算几何?匈牙利战场的裴多菲,是如何用“金笔”去歌唱自由?面对着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的上杉谦信,是如何走向“大悟之境”?战火纷飞中的吴清源,是如何心如止水的下棋? 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对于美妙的死亡,我们先天的恐惧。 在《战争与和平》中,共济会的一个信条就是“爱死亡”。 很多时候,我们将会面临什么猝不及防的事情,我们下意识的行为便是答卷,没有人知道在交卷的时候我们是什么心情,可以说,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回答这一张恐怖的试题。而解答之后的欣慰将是最无与伦比的快乐。 我后悔我挥霍了太多的时光,才刚刚发现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才刚刚诞生出在自己心中的神,才刚刚挑战死亡,准备获得完全的自由。 我要达到这个目标。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我期待着,恐惧着,兴奋着,等待这份答卷的到来。 在这之前,我要将自己化为磐石,要让神活在自己的心中。

周年祭——我要一個能安息的國家

周年祭 — 我要一個能安息的國家 復仇 是普世價值之一。 寬容來自 懺悔 。 一年多過去了,汶川似乎被包裝成了一個肉麻肥皂劇,一個只能讓腦殘國民頂多哭一次然後第二次就厭棄的肥皂劇,無人懺悔,無人改造,八萬的屍骨換來的是十三億中國人全都成了 “ 感動中國 ” 。 一切都已經蓋棺定論,哪怕棺材的亡魂還在咆哮。連嶽有句話說: 先瞞,瞞不了再騙,最後包裝成一件政績。 是啊,八級的烈度,什麼樓都塌了。但 是,倒塌用了多長時間?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教學樓到底蓋了幾層?倘若品質過關,為什麼在倒塌過程中還是死了人?不會疏散?學校沒有這方面的教育?教 學樓太高?當然,沒有人反思,死者已去,被害者發不出聲,統治者拒絕反思,國民們似乎都在沾沾自喜。反而讓西方和日本通過一些建設教學樓的法律,還加固了 教學樓。 面對災難,我們都捂住了耳朵,只盼趕快過去。我們還不會反思,不會懺悔,絕大部分人渾渾噩噩的活著,等待著厄運的降臨。 還有多少人沒有安息? 還有多少人,會死在同樣的錯誤上?

【网络】各位!我回来了。

突破了日益猖獗的互联网封锁,我终于回到了我网络世界的首都。 自由万岁!Google万岁!

【书评】说不尽的《超新星纪元》

书店中总是出现这样的书《某某某最喜欢的 N 部 小说》,这某某某,一般都是著名作家甚至文豪,而后面附上的小说,却大多名不见经传。以前总是不理解,某某某我这么尊重的作家,怎么会喜欢这些并不出名甚 至并不优秀的作品?后来看的书渐渐多起来,才慢慢理解,有时候,有些书是你灵魂的一部分,与你不可分割,你眼中的这本书融入你的血脉,使你眼中的这本书其 实和其他人眼中的这本书是不同的。 我当然不是著名作家,《超新星纪元》更 是一部好作品,这个开头只是想说明,有些书对我们自己来说是另外一种更神秘更神圣的东西。一些作家喜欢一些二流三流作品,我一个普通人也当然喜欢一部优秀 的作品,诚然因为年岁的增长已经看出这部当年给自己极大震撼的书开始显示出这样那样的毛病,也依然喜欢她,从这本书开始看出其他的东西,作者的努力,作者 的心境,一些超出这本书以外的课题,作者一笔带过我却浮想联翩的细节,以及和这本书美好的回忆。 我还记得那本封面上画了两个八十年代风格大脑袋孩子像一本科普读物的《超新星纪元》,也抚摸着手中这本封面更大气,内容更完整和充实的《超新星纪元》,很多东西便又涌上了心头。 一, 大刘的放水: 作 为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超新星纪元》曾经被我想象成了另外一个版本。在这最后的时刻,中国人也没有忘记内斗,最后,一群无才无德,脑满肠肥的太孙党成了 国家领导人,中国失败的教育开始显露出它的弊端,中国在陷入无政府状态几个月后崩溃了,日本孩子,俄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接管了这块他们垂涎已久的大陆……诚 然,这个版本是我还处于愤青阶段的产物,但是大刘却是为中国放了水。首先就是成功的教育,我不知道全国有几个华华,有几个眼睛,有几个晓梦,有几个吕刚, 他们到 13 岁时那种才华又能维持多少,可以说中国没有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全无操守,俯仰都是市侩教育,理想的教育更是几乎没有,就说我们班,那些考试动不动六百七八的家伙的理想竟然是“蹲办公室不要太累上班能挂 QQ 。 ”不管是真心还是敷衍,都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出现书中的情况实在是让人有些脊背发凉。书中的“星光工程”很可能就是面子工程,孩子们更进一步的只有造假的 能力。即使凑齐了领导班子,下一步呢?也许“悬空时代”之后就是“崩溃时代”,从书中看,“超新星纪元”发生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能否有如此高的网络普 及率都悬,更何况“大量子”这个金手指了。我认为...

【ACG】忏悔的资格——观《与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有感

【 ACG 】忏悔的资格——观《与巴什尔跳华尔兹( Waltz With Bashir )》有感 天气:晴。 今年年初,以色列再次对加沙地带采取军事行动,理由就是,哈马斯组织不断对以色列进行恐怖袭击,杀死了 四 名以色列居民。这次军事行动一共造成了 一千二百余人 死亡,就连以色列方面都称死亡人数在 六百以上 。人的生命就是这样分出了等级,以色列人的命,比几百条几千条巴勒斯坦人的命更贵重。 而最近我又看了一部以色列人拍摄的动画《 Waltz With Bashir 》,在这部动画中,主人公一直被一个恶梦困扰着,他梦见有二十六头恶犬再追他,他想起了自己在以前似乎做过什么,但就是想不起来。以追溯那选择性遗忘的恐怖回忆为线索,这部作品向我们展开了一幕惊人的画面—— 一九八二年贝鲁特的大屠杀 。 具体的历史只要简简单单的搜索就能找 到。这部电影真正让我沉思的,却是忏悔的资格。我们很难了解作为施暴者一方的以色列导演真实的想法,但是我们看见了那些被采访的参与了杀戮的士兵们(虽然 他们仅仅是帮凶)的表现,他们的语调没有多少波澜,仿佛仅仅在诉说少年时代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事实上,这对于他们来说,也的确无关紧要,那场屠杀,归根 结底,还是一场自己人杀自己人的悲剧。但是可悲的是,几十年过去,黎巴嫩无人反省,作为帮凶的以色列人开始反省,开始反战了。作者罗列了大批战争中的触手 可及悲剧,虽然用的是动画却依然充满了震慑力。我们看见刚才还在吃薯片逗趣的战友瞬间被射死,看见无辜的一家被惊惶万状的以色列人杀死,看见一个孩子在扛 起火箭筒之后被打成筛子……看见漆黑的夜晚,以色列小队向四周射出的子弹。但是这场屠杀,却被轻描淡写。没有过程,我们仅仅看见那些难民仅仅因为他们是巴 勒斯坦人,仅仅因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就被带上卡车,被屠杀,没有人看见屠杀的过程,仅仅听见了此起彼伏的枪声,以及在夜晚漫天的照明弹,以色列人没有杀 人,衰落的民族只要挑逗一下,便会自相残杀,他们仅仅是帮凶罢了。本片中有一幕是惊人的,大屠杀的消息渐渐传出来,但是那些作者说道:“已经传播的令人生 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在以色列人眼中不过是个消息,这个消息传的太多,他们就要厌倦了。屠杀的结束更是讽刺,以色列人挥一挥手,要被带上屠场的妇 女们就得救了,那些挥刀向弱者的家伙不自觉成为了更弱者,放下武器,乖乖的走了。 短短几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