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09的博文

【生活】一个六十亿年的计划

【生活】一个六十亿年的计划 天气:小雨 啊啊啊,每天朝五晚零,外加 40 0 × 10 米 ,身体是要吃不消的啊……现在的我,趴在床上……咳嗽不止……好幸福啊……请假在家,这几天就要好好偷懒。 前段时间因为《钢之炼金术师 FULLMETAL ALCHEMIST 》热播,把《钢之炼金术师》翻出来看,又在网上挂起了《香巴拉的征服者》,翻出的《兄弟》更让我感慨万千,似乎窗外的景色是五年前那个空荡荡的楼区。感觉 03 年的罗丝比起今年的好看啊……准备开始收漫画了。 其实生病虽然难受,但也算是一种好事, 我记得哪位哲学家说生病使人接近人的本质。现在想想看,还是有道理的。头又昏又疼,不管喝多少水嗓子都那么干燥,咳嗽的时候口腔里还总是有一种腐烂的气 味。之前一切豪言壮语,反思结论,似乎都变的软绵绵的了,人的存在因为得病而彰显。物质对精神再次发动了猛攻。而这个世界如此荒诞多变,谁知道未来会发生 什么。精神上的打击细细想来才是微不足道的,莫扎特也好,罗丹也好,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好,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他们都会顽强的生存,但是,如果他们的肉体 无法谱曲,无法雕塑,无法写作(就是连奥斯特洛夫斯基,贝多芬那种创作都无法进行),这是多么巨大的惩罚啊,这正是超凡脱俗者的脆弱,对精神无敌者恰恰需 要肢体的强健,我有些理解三岛由纪夫和海明威这两位硬汉为什么自杀了,这是再向整个物质世界挑战,他们的自杀极其伟大,简直可以和上帝七日创始媲美。而我 呢,如果我残疾了怎么办?如果我一生都被病痛所折磨我会怎么办?健全的身体的精神其实太容易胜利了(可惜很多人连这点都无法做到),物质其实还是掌握大片 领土,她和精神的战争是要贯穿整个时间啊。 写了这么多关于自己生活的情况,主要就是我一次反思。 记得在《灯下漫笔》的时候,鲁迅因为自 己的钞票明明被贱兑还很高兴得出了中国历史“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坐不稳奴隶的时代”的惊人循环,而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我写的《要雨果不要鲁迅》中一个结 论,就是我们的作品不能好好说话,而外国的作品可以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是如何得出结论的?是我的阅读经验,我阅读了多少 文学作品呢?我豆瓣上标签为“文学”的书有二三百本,但是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不算数的通俗文学,这就说明,我看过的书其实是非常少的。即使在经典中,我看的 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再加上自己的口味问题,以及

【文学】要雨果不要鲁迅

【文学】要雨果不要鲁迅 天气:多云 前段时间枣树说我“你不要因为欣赏鲁迅,就全面皈依他的思想。”我没来由就敲桌而乐,也感到人与人之间的确不易相通。鲁迅又不是思想家,我皈依他的思想做什么。反动,狭隘,固执都是作家本性,国民热衷批判某某作家反动,狭隘,可见全民文学素养都低到了一定程度。 他谈起鲁迅,我便想起了很多事情。一是前段时间和枣树掐了几下,起因大概是他的《黑吃黑》,他在回复中说我没有看出此文中暗含的讥讽。说实话,我是真没看出来,不知道是枣树不行还是我不行。二是一段时间 CCAV 又指着《魔兽争霸》骂《魔兽世界》,我们 D&D 团 的群里都愤愤不平,我说了一嘴:“就是,到底是劲舞团有害还是魔兽世界有害,地球人都知道!”结果一位老玩家说道:“蝌蚪,别挖苦我了。”本来是好心,现 在看劲舞团和魔兽世界那个更和谐大家也很清楚,但是可能是我当时的文章风格就是绵里藏针,明褒实贬,结果当我真心的说出什么的时候,却被别人误会了。 其实我们中国的文学都有一种深深的悲 哀,那就是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善恶。国外虽然在言论方面也有打压的时候,但是人们却还是能说出自己看法的,譬如说弥尔顿的《失乐园》,便用神话故事讽喻 当世;孟德斯鸠有《波斯人信札》,接波斯人之口讽刺当世。正话反说可能也有,但是不是主流,对了,倒是思想牵制介乎于西欧和中国之间的俄罗斯,有不少正话 反说之作,譬如屠格涅夫的一些散文诗,但是也大多是“这是一位多么棒的年轻人啊,他把自己的朋友出卖了!”这样一看就明的。 唯独中国,骂人还要含蓄,还要细细的品,才能看出个中趣味,也许是门艺术,但更深层次上是一种悲哀。 其实有话不能好好说,从先秦就开始了。 且不说左传,《齐桓公伐楚》下面就注释,说将楚王称为“楚子”,如何如何。就是《诗经》,也早就有了曲笔,结果就是,就连老老实实的诗也受到牵连,好像每一首诗都不会好好说话,本来是质朴的情诗,也硬说是讽刺张三公李四伯乱搞。 在史书中骨头最硬的《史记》,也有不敢好好说话的地方。《今上本纪》,不写汉武帝雄才大略,单写其游山玩水,好大喜功,算是一例。而《 万石 君传》中,更是无一贬词,开始我还想,这么恶心的家伙司马迁怎么还这么赞美呢。现在看来,太史公目的是达到了,看过《 万石 君传》的人都被这个家族的矫揉造作,虚伪无耻反感的不行,但是很多人会误会司马迁的用心

《大逃杀》系列一——死为奖励

图片
《大逃杀》系列一——死为奖励 “ … that death did hide from human sight , Sweet secrets , or beside its breathless sleep That loveliest dreams perpetual watch did keep.” —— P. B. Shelly (……死亡必是瞒住 甜蜜的故事不使人知道,不然, 也必有最美的梦和它相伴。 ——雪莱) 人天生便怕死,但若是怕死一辈子,未免太可惜了。 被我们所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人唯一的休息便是死。 设想你最舒服的时候,是不是睡熟,没有梦,也没意识,但是你醒来,却感到无比的惬意与舒适。因为你刚刚死过了,你正在会为你的死。 我们对死的恐惧是本能,按照戈尔丁的看法,人性有两大黑暗之处:恐惧与嗜血。作为人,便要与这黑暗搏斗,去战胜恐惧,去战胜嗜血。而对死的征服是我们心灵之旅中最伟大的冒险。 人对死的恐惧也来自对死后的未知:在伟大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再一次代表人类发问:“ 在那死的睡覺裏,究竟將要做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懼怕不可知的死後,懼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 ”但是,死后意识若是存在,那便不是死。若有孟婆汤一类的东西,将你之所以为你全部清除,转生之人亦不是你。更何况,存在便是痛苦,之不仅仅是悲观者的看法,而是努力者,奋斗者,强者们的共识,莎翁概括出了奋斗者之苦痛:“ 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與譏嘲,壓迫著的淩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勁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 ” 海德格尔在《诗歌的语言》中称:“……所有按灵魂的意义来看活着的东西,都贯穿着灵魂之本质的基本特征,都贯穿着痛苦。凡有生者,皆痛苦。”一生只为吃吃 睡睡猎奇寻刺激者大可退散,爱生活爱存在者,你们应该可以理解这些:奋斗之后片刻的欢愉与之后长时间对那片刻成功的伤感回忆;欢聚之后看着狼藉现场的淡淡 惆怅;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感慨,而且,不论是变好还是变坏,我们都会感叹变化,因为那残酷的时间之神。 我们痛苦,痛苦伴我们而生,只有死才是我们的快乐。 我们得不到,我们痛苦;我

【回复枣树】你正在走向历史研究的死胡同

图片
【回复枣树】你正在走向历史研究的死胡同 外人若不解,点击 此处 。 一个国家文科若是凋蔽,直到现在也没有 看见恢复的先例,中国有志之士比起其他发达国家,更显得悲壮和敏感,在外因为一些无法逾越的鸿沟无法被理解,在内国民心灵之病态已有千年,连最基本的报酬 也不会有。而且大多又是独战,看着环境已经间不容发大众却还在铁屋之中睡得香甜,总有一种病态的救世主情节,当其他人与其想法不同,反应来的也比外国人来 的大,都认为自己的路才是正路。 所以我给你写封信,你大概潜意识里是不 愿意的,但是我看见的因为仅仅因为一腔热血结果沦为犬儒的人太多了,他们大多和你一样,喜欢史地哲,却短于文学修养,当看到前路渺茫后就堕落了,因为他们 缺少一种东西,一种只有文学,只有艺术才有的东西,知道《名人传》吧,知道《三大师》吧,为什么写的都是艺术家呢。在中国的环境下,想在历史,经济,政治 等方面独战下去,非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贝多芬,波德莱尔等人的没有任何道理的气质不可,否则,你将被孤独击败,被市侩击败,被痛苦击败(而这些 简直就是艺术的空气)。 记住,历史和艺术不同,艺术多大的海口都能夸,也能达到,但是对历史不同,现在也没有历史天才儿童,甚至历史天才之说。 你现在对历史还仅仅停留在二手资料的涉猎上,你这篇文章与原文《重勘 “ 三一八 ” 的历史真相》(刚点开,我竟然看过,当年看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查到的)简直就是一个气孔出气,丝毫没有看到你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也被原文吞没了。因为你掌握的资料很少,不管是纵还是深,历史上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你狭隘的视角注定了你看这篇文章然后被它完全征服了。 对历史的研究是一个漫长而且细致的工 作,他需要对历史深沉的热爱,对真相的执着与一颗安静的心,我还记得黄仁宇说他是怎么通读“二十四史”,怎么去一本本看皇帝的起居食宿的,他用了十五年! 他用了三年去看明代财政的资料!这很枯燥,历史不是《庄公克段于鄢》,《项羽自刎》,《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种千古名篇,而是很多粗糙的记述,拙劣的转译, 几吨沙土中的几克金子。试问,你看的又是什么?请问,你看了多少一手资料?你看过很多史书,历史研究,历史论文,你有多少一手资料?你说那篇文章“体例合 规范的论文”,但是,什么论文,都是二手的,你如果没有自己顽固的体系,那么你的历史体系其实是没有操守的。如果你对这件事有着长期的研究

【社会】历史就是为了记住

【社会】历史就是为了记住 天气:晴 前几天一直在路上的《春秋左傳注》终于到手,四册一百多万字,拿在手中有一种很特殊的温暖的感觉,在密密麻麻的繁体字中,似乎闻到了蒹葭的香气,看见了一片青青的黍离。先秦的简洁和快意,我们已经失去很多了。 阅读马拉松中的《织田信长》上册终于要 看完,当年的尾张大呆瓜依然疯疯癫癫却又把众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他的上洛之旅才刚刚开始。日本战国时代是残酷的,但是因为人性的张扬使我感到一种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先秦开始,到了《史记》到达顶峰,又随着《汉书》,《后汉书》渐渐消失。 《黑塔利亚》放送到第十话,欧洲残酷的战场似乎成了一群小青年过家家,伪娘时代的意大利,昔日的大少爷奥地利看来是越来越不好过了,神圣罗马年纪轻轻也要走向人生的终点。但是因为 NINI 蒙 着块和谐的遮眼布,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被菊砍到什么程度,也看不见菊反思到什么什么程度,不知道日本人到底怎么看待这场战争,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届首相已经 道歉,多少老兵已经谢罪,更不知道靖国神社的历史;更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自家的二鬼子为屠杀自家的同胞道歉(沮丧的说很可能是没有)。 还记得以前韩寒“炮轰”巴金文笔差,一群好像饱读诗书的文青愤青粪青们一蹦三尺高。不知道粪青们看见巴金老人家这些话该作何感想:“ ……三十五年以来,我一直关心广岛人的命运……五十年代后期我意外地翻看了一本当时深受其害的医院院长的日记,有几天都睡不好觉。三十五年来我就是这样想:他们遭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和不幸,他们应当生活得好一些,幸福些。 ”他在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的留言簿里这样写到:“ 全世界人民决不允许再发生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 的悲剧。 ”我想粪青们若是知道这些,八成又要打出一个汉奸,他们肯定都在想,广岛炸的活该,长崎炸的活该。他们只有作为奴才的自觉,连作为国民的自觉都没有,更别提世界公民的自觉了。 历史有什么用?这种“有什么用”的问题 我看是一点儿用都没有,我就喜欢是个好答案,当我们还在想这有什么用的时候,人家已经先达到很高的层次,然后已经让那些“有什么用”的东西有用了。很多人 喜欢历史,所以百家讲坛才成了历史故事会,但是很多人喜欢历史,显然不是“我就喜欢”,而是为了惰性,虚荣,劣根。为了侃大山,为了莫须有的仇恨,为了自 己的低贱绑上更高大的理由(可惜爱国也好,汉皇也罢,还是那副无能的样子)。 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