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读书与纯粹的书

【文化】读书与纯粹的书

天气:晴

可以跳过的前言

前几日我隔壁Wildgun抱怨自己似乎有些“买书强迫症”,具体症状为“……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书,但又很想买一些书,不过回头一看身边、桌旁、凳子上,已经堆满了许多之前买的书,便又觉得应该看掉一些再买。虽然每天、每周都会看书,而且去年以来看完了至少十几本不同类型的书,但购书和看书的比例永远像我BT下载的动画片那样供大于求。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想买书。这就让我想起了去年这时候还没接触网上书店时往往每个月会有一天去上海书城,从1楼逛到5楼再逛回1楼,反复看反复选拿不定主意最终买个45本回家。”然后在文章后面感叹:“我觉得存在这样一种无明彷徨的情绪,多数还是归因于对知识的渴求——用一个态度更强硬的说法便是:对知识的占有欲。因为无知,进而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足够的知识……于是便焦虑便迫切地想要占有更多的知识。

于是我回复道:“……当你出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不是浑浑噩噩的读书,那么你自然会放弃我要多看书的虚荣心而沉浸在一本书中,并以这本书为轴心开始真正的扩张。……试着背书,应该有效果。

但是Wildgun看上去并不很情愿,在他眼里:“在我看来,背书是理解书本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姑且认为是充分的吧),即背书能让我们理解书本,但理解书本却不一定要背书。或许把书背下来对书本内容的理解程度要高于不背书的情况下的理解程度,但对于不善于背书的我而言,花极大量时间去背书以此加深对书本的理解程度,是入不敷出的,因此是非必要的。

为此我便写下此文,也为了更多的人大步迈上“投入必须大于产出”的精神探索的贼船,我会告诉你们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也许会让你们走出读书中容易陷入的困境。

正文

数学来源于不精确。

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的一个角落,或者是很多角落,一位或者是多位牧羊人发现了一个有用的诀窍,每一天他把一只羊赶出羊圈,他便在一个坑里丢一块石头,当日入人息之时,每把一只羊赶回羊圈,他就把坑里的石头捡起来扔掉,如果羊全部进入的时候石头恰好丢完,这就说明这次没丢羊。不仅仅是牧羊人,部落的首领,打猎的猎人,他们使用着各种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族人,奴隶,或者猎物,这项行为唯一依靠的就是一一对应。人因此前进了一大步,这一步的成就是如此巨大,连牛顿三定律或者相对论和它比起来都是如此的渺小,因为人类开始跨向了抽象。

我们是如何知道“两个人”,“三个苹果”,“五十张兽皮”这已经无处可考了,在世界本身,并不存在这些概念,因为每一件物质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一句名言就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但是人类却开始用抽象的符号来记录“两片叶子”了,开始知道具有某些属性的物质被称为树叶,它们被简化为一件物质,然后被记录。假如没有这种抽象思维,我们眼中的世界会是:“一个左腿有白斑的四条腿的单蹄生物,一个身体上有一撮黑毛的四条腿的单蹄生物。”但是,我们现在,只需要说:“两匹马”。

可以说人类很长时间都在不精确的数学中跋涉,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一米”,什么是“两匹”,什么是“一斤”,这些概念本质上都是不精确的描述。一切军舰,坦克,机械实际上都是不精确的。但是,就是因为这种不精确,才让我们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更有趣的是,人类终于能在某些地方使用准确的数学了,其中之一就是计算机,在计算机中,纯粹的“1+1=2终于出现了!”如果当时对发现数字这符号的人嗤之以鼻的家伙依然活着(《男人来自地球》?),他会亲眼看见他当时所说的不精确的玩意成了绝对精确的东西。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数学家们其实已经完全沉浸在纯粹的抽象符号世界中,可以说,如果没有当时对1+1=2的理解,我们现在就不可能有如此伟大的数学体系。

但是,当这不精确的数学已经深刻改变世界的同时,另外一种符号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这种符号甚至比数学符号更加伟大,那就是语言。

于是,我们到了正题了。

书是什么?

纯粹的书就是符号的集合,这种符号只能阅读,只能理解,却不可能转化为其他——譬如声音,图案,色彩之类。而书本身便包含着及其本质和深刻的信息,就像忽略了同种物质细微差别的数学一样,书籍也忽略了大批的细节,这样一来,却更加精确的定义和描述了事物。

阅读的过程就是对大量符号的整合,这些符号和事物本身的关系有着很大差距,就像“1”不能代替现实的“一个……”一样,我们的文字(汉语有一点点例外)也无法表现事物本身,比如说英语中的“apple”和真正的苹果八竿子打不到。正是这种纯粹的抽象,成就了书的价值,因为这些符号恰恰把事物准确的定义或者分类了。一本纯粹书由此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背下这本书,或者抄写这本书,就是你对这本书符号的整合,理解,从此逼近事物的本质。

只有阅读,才能理解复杂事物。

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多人读书的困惑。

首先,很多书不是纯粹的书,它们仅仅以书为载体,譬如说一些访谈类书籍,包含的信息量其实是非常少的,因为这类书是对“发音”的语言整合,本质依然是“发音”,处在动物等级的信息传播,这类书籍的出现仅仅是因为科技不发达,假如我们的随身装备可以到随手就能看访谈,可以检索自己所喜欢的段落的程度(手机的发展方向?),这类书籍便会淘汰。因为访谈本身比书蕴藏的更多,我们还可以看见访谈者的语气,表情,下意识的动作,这些信息量只能被文字整合,但是不能被表现。同理还有一些图很多,用《娱乐致死》的作者所说的“像电视节目”的书等等,都是不是纯粹的书,其他载体比作为书的它们拥有更多的信息量。很多人对书的未来杞人忧天,他们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纯粹的书”,他们其实还不如去看访谈,去看纪录片,去听音乐呢,因为他们所接触的仅仅是以书为载体的其他信息。只要人类存在,语言便不会消亡,纯粹的书也不会消亡。

其次,因此,哲学思考是及其深刻且精确的。对这种符号集合质疑其存在意义者,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是非常低下的(可悲的是我国这类人太多了,到现在他们一边不断犯傻,一边还不相信哲学有用),因为哲学是极少数纯粹的书,它们存在大量的抽象概念,并且完全以这些抽象概念为基础去发展更多的更接近世界本质的抽象概念。如果说其他学科的讲演,听众的反映是:声音——概念。那么对于哲学演讲的反映就是:声音——转化成为符号——概念。哲学是语言的骄傲,正如数学是数学符号的骄傲一般。哲学蕴藏了最本质的世界运行的逻辑。

再次,由此可见,文学是伟大的。而伟大的文学恰恰是对世界表层现象的深刻提炼,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称赞托尔斯泰的著作“比生活更生活”,因为文学比生活更接近生活的本质,轻视文学者其实是对生活缺乏思考,缺乏贯彻者。这也能证明,为什么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什么“文学要有表达的人物,事件要有代表性。”这也是海德格尔为什么称“诗歌才是真正的语言”,因为诗歌是对事物定义,提炼最成功的文学的题材,一件复杂的事件,诗歌只需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Man’s yesterday may ne’er be like his morrow ; Nought may endure but Mutability.”便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仅仅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信息量,没见过把没有叙事内容的诗改编成电视剧的吧,因为这种“纯粹语言”中“纯粹的诗”是属于语言的。而不懂得欣赏诗歌的民族也是一个可悲的民族,看一个民族是否真的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我们就看他们爱不爱诗。

最后,背书是很重要的,不背也可以抄写,因为这非常有利于你对这种伟大符号的掌握,你掌握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宇宙的物理守则,有了它,你可以创造一个宇宙。

读过这篇,我想你们应该对以前很多的疑惑有了新的看法吧。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ACG】《美人鱼的季节》通关后对于GalGame的胡思乱想

【社会】义正言辞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