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生活】将自己化为磐石

【生活】将自己化为磐石 天气:多云,落日烧云万里,非常壮观。 另通告:在饭否被和谐之际,本人的留言板将担负起微博的作用。 我们见证历史,我们迎来衰世。 我在想,一百年后,历史书会怎么写,历史学家会在2009前后哪几年哪个事件划上线,告诉我们这是某个开始,抑或某个结束。 我们要做好这样的准备,群体性的事件将会越来越多,他们很可能就发生在你的窗外,抑或你参与其中,甚至说,你就是主角。 我们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文艺圈的余秋雨和郭敬明会越来越多,简体汉字会越来越没有操守,逻辑被颠覆,理想被嘲笑,长夜将来临。 崩溃从不在一夕完成,天平倾覆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只能提心吊胆的看着它重心不稳,晃来晃去。 我开始羡慕一些人:我羡慕只身劝降的郦道元和颜真卿,我羡慕奔赴希腊前线的拜伦,我羡慕写出《昨日的世界》然后自杀的茨威格,我羡慕抱着梭罗、抱着康纳尔、抱着神的海子,他们已经战胜了死亡,亲手完成了神赋予的使命。 但是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人:叙拉古的阿基米德,是如何在火海中演算几何?匈牙利战场的裴多菲,是如何用“金笔”去歌唱自由?面对着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的上杉谦信,是如何走向“大悟之境”?战火纷飞中的吴清源,是如何心如止水的下棋? 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对于美妙的死亡,我们先天的恐惧。 在《战争与和平》中,共济会的一个信条就是“爱死亡”。 很多时候,我们将会面临什么猝不及防的事情,我们下意识的行为便是答卷,没有人知道在交卷的时候我们是什么心情,可以说,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回答这一张恐怖的试题。而解答之后的欣慰将是最无与伦比的快乐。 我后悔我挥霍了太多的时光,才刚刚发现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才刚刚诞生出在自己心中的神,才刚刚挑战死亡,准备获得完全的自由。 我要达到这个目标。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我期待着,恐惧着,兴奋着,等待这份答卷的到来。 在这之前,我要将自己化为磐石,要让神活在自己的心中。

周年祭——我要一個能安息的國家

周年祭 — 我要一個能安息的國家 復仇 是普世價值之一。 寬容來自 懺悔 。 一年多過去了,汶川似乎被包裝成了一個肉麻肥皂劇,一個只能讓腦殘國民頂多哭一次然後第二次就厭棄的肥皂劇,無人懺悔,無人改造,八萬的屍骨換來的是十三億中國人全都成了 “ 感動中國 ” 。 一切都已經蓋棺定論,哪怕棺材的亡魂還在咆哮。連嶽有句話說: 先瞞,瞞不了再騙,最後包裝成一件政績。 是啊,八級的烈度,什麼樓都塌了。但 是,倒塌用了多長時間?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教學樓到底蓋了幾層?倘若品質過關,為什麼在倒塌過程中還是死了人?不會疏散?學校沒有這方面的教育?教 學樓太高?當然,沒有人反思,死者已去,被害者發不出聲,統治者拒絕反思,國民們似乎都在沾沾自喜。反而讓西方和日本通過一些建設教學樓的法律,還加固了 教學樓。 面對災難,我們都捂住了耳朵,只盼趕快過去。我們還不會反思,不會懺悔,絕大部分人渾渾噩噩的活著,等待著厄運的降臨。 還有多少人沒有安息? 還有多少人,會死在同樣的錯誤上?

【网络】各位!我回来了。

突破了日益猖獗的互联网封锁,我终于回到了我网络世界的首都。 自由万岁!Google万岁!

【书评】说不尽的《超新星纪元》

书店中总是出现这样的书《某某某最喜欢的 N 部 小说》,这某某某,一般都是著名作家甚至文豪,而后面附上的小说,却大多名不见经传。以前总是不理解,某某某我这么尊重的作家,怎么会喜欢这些并不出名甚 至并不优秀的作品?后来看的书渐渐多起来,才慢慢理解,有时候,有些书是你灵魂的一部分,与你不可分割,你眼中的这本书融入你的血脉,使你眼中的这本书其 实和其他人眼中的这本书是不同的。 我当然不是著名作家,《超新星纪元》更 是一部好作品,这个开头只是想说明,有些书对我们自己来说是另外一种更神秘更神圣的东西。一些作家喜欢一些二流三流作品,我一个普通人也当然喜欢一部优秀 的作品,诚然因为年岁的增长已经看出这部当年给自己极大震撼的书开始显示出这样那样的毛病,也依然喜欢她,从这本书开始看出其他的东西,作者的努力,作者 的心境,一些超出这本书以外的课题,作者一笔带过我却浮想联翩的细节,以及和这本书美好的回忆。 我还记得那本封面上画了两个八十年代风格大脑袋孩子像一本科普读物的《超新星纪元》,也抚摸着手中这本封面更大气,内容更完整和充实的《超新星纪元》,很多东西便又涌上了心头。 一, 大刘的放水: 作 为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超新星纪元》曾经被我想象成了另外一个版本。在这最后的时刻,中国人也没有忘记内斗,最后,一群无才无德,脑满肠肥的太孙党成了 国家领导人,中国失败的教育开始显露出它的弊端,中国在陷入无政府状态几个月后崩溃了,日本孩子,俄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接管了这块他们垂涎已久的大陆……诚 然,这个版本是我还处于愤青阶段的产物,但是大刘却是为中国放了水。首先就是成功的教育,我不知道全国有几个华华,有几个眼睛,有几个晓梦,有几个吕刚, 他们到 13 岁时那种才华又能维持多少,可以说中国没有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全无操守,俯仰都是市侩教育,理想的教育更是几乎没有,就说我们班,那些考试动不动六百七八的家伙的理想竟然是“蹲办公室不要太累上班能挂 QQ 。 ”不管是真心还是敷衍,都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出现书中的情况实在是让人有些脊背发凉。书中的“星光工程”很可能就是面子工程,孩子们更进一步的只有造假的 能力。即使凑齐了领导班子,下一步呢?也许“悬空时代”之后就是“崩溃时代”,从书中看,“超新星纪元”发生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能否有如此高的网络普 及率都悬,更何况“大量子”这个金手指了。我认为...

【ACG】忏悔的资格——观《与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有感

【 ACG 】忏悔的资格——观《与巴什尔跳华尔兹( Waltz With Bashir )》有感 天气:晴。 今年年初,以色列再次对加沙地带采取军事行动,理由就是,哈马斯组织不断对以色列进行恐怖袭击,杀死了 四 名以色列居民。这次军事行动一共造成了 一千二百余人 死亡,就连以色列方面都称死亡人数在 六百以上 。人的生命就是这样分出了等级,以色列人的命,比几百条几千条巴勒斯坦人的命更贵重。 而最近我又看了一部以色列人拍摄的动画《 Waltz With Bashir 》,在这部动画中,主人公一直被一个恶梦困扰着,他梦见有二十六头恶犬再追他,他想起了自己在以前似乎做过什么,但就是想不起来。以追溯那选择性遗忘的恐怖回忆为线索,这部作品向我们展开了一幕惊人的画面—— 一九八二年贝鲁特的大屠杀 。 具体的历史只要简简单单的搜索就能找 到。这部电影真正让我沉思的,却是忏悔的资格。我们很难了解作为施暴者一方的以色列导演真实的想法,但是我们看见了那些被采访的参与了杀戮的士兵们(虽然 他们仅仅是帮凶)的表现,他们的语调没有多少波澜,仿佛仅仅在诉说少年时代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事实上,这对于他们来说,也的确无关紧要,那场屠杀,归根 结底,还是一场自己人杀自己人的悲剧。但是可悲的是,几十年过去,黎巴嫩无人反省,作为帮凶的以色列人开始反省,开始反战了。作者罗列了大批战争中的触手 可及悲剧,虽然用的是动画却依然充满了震慑力。我们看见刚才还在吃薯片逗趣的战友瞬间被射死,看见无辜的一家被惊惶万状的以色列人杀死,看见一个孩子在扛 起火箭筒之后被打成筛子……看见漆黑的夜晚,以色列小队向四周射出的子弹。但是这场屠杀,却被轻描淡写。没有过程,我们仅仅看见那些难民仅仅因为他们是巴 勒斯坦人,仅仅因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就被带上卡车,被屠杀,没有人看见屠杀的过程,仅仅听见了此起彼伏的枪声,以及在夜晚漫天的照明弹,以色列人没有杀 人,衰落的民族只要挑逗一下,便会自相残杀,他们仅仅是帮凶罢了。本片中有一幕是惊人的,大屠杀的消息渐渐传出来,但是那些作者说道:“已经传播的令人生 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在以色列人眼中不过是个消息,这个消息传的太多,他们就要厌倦了。屠杀的结束更是讽刺,以色列人挥一挥手,要被带上屠场的妇 女们就得救了,那些挥刀向弱者的家伙不自觉成为了更弱者,放下武器,乖乖的走了。 短短几十年间...

【生活】一个六十亿年的计划

【生活】一个六十亿年的计划 天气:小雨 啊啊啊,每天朝五晚零,外加 40 0 × 10 米 ,身体是要吃不消的啊……现在的我,趴在床上……咳嗽不止……好幸福啊……请假在家,这几天就要好好偷懒。 前段时间因为《钢之炼金术师 FULLMETAL ALCHEMIST 》热播,把《钢之炼金术师》翻出来看,又在网上挂起了《香巴拉的征服者》,翻出的《兄弟》更让我感慨万千,似乎窗外的景色是五年前那个空荡荡的楼区。感觉 03 年的罗丝比起今年的好看啊……准备开始收漫画了。 其实生病虽然难受,但也算是一种好事, 我记得哪位哲学家说生病使人接近人的本质。现在想想看,还是有道理的。头又昏又疼,不管喝多少水嗓子都那么干燥,咳嗽的时候口腔里还总是有一种腐烂的气 味。之前一切豪言壮语,反思结论,似乎都变的软绵绵的了,人的存在因为得病而彰显。物质对精神再次发动了猛攻。而这个世界如此荒诞多变,谁知道未来会发生 什么。精神上的打击细细想来才是微不足道的,莫扎特也好,罗丹也好,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好,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他们都会顽强的生存,但是,如果他们的肉体 无法谱曲,无法雕塑,无法写作(就是连奥斯特洛夫斯基,贝多芬那种创作都无法进行),这是多么巨大的惩罚啊,这正是超凡脱俗者的脆弱,对精神无敌者恰恰需 要肢体的强健,我有些理解三岛由纪夫和海明威这两位硬汉为什么自杀了,这是再向整个物质世界挑战,他们的自杀极其伟大,简直可以和上帝七日创始媲美。而我 呢,如果我残疾了怎么办?如果我一生都被病痛所折磨我会怎么办?健全的身体的精神其实太容易胜利了(可惜很多人连这点都无法做到),物质其实还是掌握大片 领土,她和精神的战争是要贯穿整个时间啊。 写了这么多关于自己生活的情况,主要就是我一次反思。 记得在《灯下漫笔》的时候,鲁迅因为自 己的钞票明明被贱兑还很高兴得出了中国历史“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坐不稳奴隶的时代”的惊人循环,而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我写的《要雨果不要鲁迅》中一个结 论,就是我们的作品不能好好说话,而外国的作品可以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是如何得出结论的?是我的阅读经验,我阅读了多少 文学作品呢?我豆瓣上标签为“文学”的书有二三百本,但是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不算数的通俗文学,这就说明,我看过的书其实是非常少的。即使在经典中,我看的 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再加上自己的口味问题,以及...

【文学】要雨果不要鲁迅

【文学】要雨果不要鲁迅 天气:多云 前段时间枣树说我“你不要因为欣赏鲁迅,就全面皈依他的思想。”我没来由就敲桌而乐,也感到人与人之间的确不易相通。鲁迅又不是思想家,我皈依他的思想做什么。反动,狭隘,固执都是作家本性,国民热衷批判某某作家反动,狭隘,可见全民文学素养都低到了一定程度。 他谈起鲁迅,我便想起了很多事情。一是前段时间和枣树掐了几下,起因大概是他的《黑吃黑》,他在回复中说我没有看出此文中暗含的讥讽。说实话,我是真没看出来,不知道是枣树不行还是我不行。二是一段时间 CCAV 又指着《魔兽争霸》骂《魔兽世界》,我们 D&D 团 的群里都愤愤不平,我说了一嘴:“就是,到底是劲舞团有害还是魔兽世界有害,地球人都知道!”结果一位老玩家说道:“蝌蚪,别挖苦我了。”本来是好心,现 在看劲舞团和魔兽世界那个更和谐大家也很清楚,但是可能是我当时的文章风格就是绵里藏针,明褒实贬,结果当我真心的说出什么的时候,却被别人误会了。 其实我们中国的文学都有一种深深的悲 哀,那就是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善恶。国外虽然在言论方面也有打压的时候,但是人们却还是能说出自己看法的,譬如说弥尔顿的《失乐园》,便用神话故事讽喻 当世;孟德斯鸠有《波斯人信札》,接波斯人之口讽刺当世。正话反说可能也有,但是不是主流,对了,倒是思想牵制介乎于西欧和中国之间的俄罗斯,有不少正话 反说之作,譬如屠格涅夫的一些散文诗,但是也大多是“这是一位多么棒的年轻人啊,他把自己的朋友出卖了!”这样一看就明的。 唯独中国,骂人还要含蓄,还要细细的品,才能看出个中趣味,也许是门艺术,但更深层次上是一种悲哀。 其实有话不能好好说,从先秦就开始了。 且不说左传,《齐桓公伐楚》下面就注释,说将楚王称为“楚子”,如何如何。就是《诗经》,也早就有了曲笔,结果就是,就连老老实实的诗也受到牵连,好像每一首诗都不会好好说话,本来是质朴的情诗,也硬说是讽刺张三公李四伯乱搞。 在史书中骨头最硬的《史记》,也有不敢好好说话的地方。《今上本纪》,不写汉武帝雄才大略,单写其游山玩水,好大喜功,算是一例。而《 万石 君传》中,更是无一贬词,开始我还想,这么恶心的家伙司马迁怎么还这么赞美呢。现在看来,太史公目的是达到了,看过《 万石 君传》的人都被这个家族的矫揉造作,虚伪无耻反感的不行,但是很多人会误会司马迁的用心...